大部分飼主以為市面上的貓糧(乾糧或罐頭)已經營養均衡,因為包裝上寫著「完整」或「認可」。但深入研究後會發現,許多商業配方充滿低質原料、人造添加劑與填充物,與貓咪的自然飲食需求大相逕庭。
以下將揭示乾糧與罐頭的隱藏危機,並解釋為何貓鮮食才是符合科學的最佳選擇。
1. 副產品粉與低質肉類
許多貓糧使用「副產品粉」或「肉骨粉」,這些來自不適合人類食用的動物部位,例如羽毛、喙或病變組織。¹ 雖然合法,但營養價值不穩定,且難以消化。
2. 乾糧中的高碳水化合物
貓咪是專性肉食動物,應以蛋白質與脂肪為主。但乾糧通常含有 30–50% 碳水化合物,² 遠高於貓咪的自然飲食。過量碳水會導致肥胖、糖尿病及腸胃問題。
3. 人工防腐劑、色素與香料
BHA、BHT 和乙氧喹等化學物質常被用作延長保質期。³ 其中一些在實驗動物中與癌症相關。人工色素與香料雖吸引飼主,但對貓咪毫無營養價值,甚至引發過敏。
4. 罐頭的問題 – BPA 與低質蛋白
罐頭食品雖然碳水較低,但存在 BPA 塗層風險,該化學物質與荷爾蒙失調有關。⁴ 同時,罐頭常添加增稠劑(如卡拉膠),可能引發炎症。⁵
5. 高溫加工導致營養流失
乾糧和罐頭都經高溫製作,導致牛磺酸與維他命等關鍵營養素大量流失。⁶ 雖然廠商會再添加合成營養素,但其吸收率遠低於天然來源。
6. 霉菌毒素與污染風險
乾糧在存放過程中特別容易受霉菌毒素污染。美國 FDA 曾多次召回貓狗糧,因黃麴毒素超標,可導致肝衰竭。⁷
結論
乾糧與罐頭雖然方便,但隱藏的健康風險不容忽視。相比之下,貓鮮食因加工簡單、水分高、並使用人類級食材,更能貼近貓咪的自然飲食需求。
👉 Dogalicious 堅持製作無填充物、無有害添加劑的貓鮮食,為貓咪提供真正健康的營養。
參考資料:
-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– 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Cats.
- Journal of Animal Physiology and Animal Nutrition (2018).
- 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 – Pet Food Additives Report.
-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– BPA toxicity studies.
-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– carrageenan and inflammation.
- American Journal of Veterinary Research – nutrient loss during extrusion.
- FDA Pet Food Recalls Database.